校内新闻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跨学科构建课程体系”主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7-12-01

  11月28日下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教二楼312举办了教学发展工作坊系列活动之主题研讨会(第15期):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跨学科构建课程体系。第二期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入选教师和学生代表积极参加。研讨会由教学名师培育计划第二期班长、人文学院王学棉老师主持。

  会上,可再生学院杨世关老师做主题发言。他通过精彩的PPT展示和讲解,分别从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什么是新工科、如何建设新工科等三个方面向参会老师和学生介绍了新工科的具体内涵和建设路线等方面的内容。现有工科专业齐全,层次完备,但存在知识体系、人才结构不合理,建设理念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不适应等问题。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致力于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新工科建设”正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杨老师还结合天津大学“新水利”专业的实例,向大家介绍了新工科教学模式的前沿探索。最后,杨老师强调,从形成优势到构建体系,新工科建设需要教师做好思想和能力上的准备,教师应积极从未来发展形势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关联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使命感和价值感,让技术的文化属性真正融入到工程教育文化,让新工科的理念落实到教材、课堂和课外。

  通过杨老师的精彩发言,与会师生对“新工科”的内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随后的自由讨论中,大家积极交流,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新工科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如何构建课程体系的看法。经管学院赵洱岽老师则通过介绍自己在国外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见闻指出,模糊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人才是工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要积极了解新工科建设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成果等信息,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能动学院滕伟老师提出,可以设立“新工科”试点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滕老师认为,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不仅需要教师专业素质的加强,还应设置相应的学生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教师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提出教师可以组织“思维发散课”,给出一项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也能把控的命题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出可以采用更多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如课堂教学为基础,网课学习为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布问题“英雄帖”等等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学科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期间,参与讨论的学生代表也积极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最后主持人王学棉老师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根据已有的科目关系和课程特点,设计合理的跨学科教学内容;二是如何解决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王老师认为,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科目在总体知识框架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科目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着眼于自己所教授的具体学科,更要放眼于整体的知识框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探索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有效方法,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实践的需求打好基础。